Img1340023_f.jpg 

不停的奔跌倒然後被沖走!

 

電影雛型

※長達2000日的挑戰,韓國電影首部災難鉅作

如果海嘯侵襲韓國最熱鬧的海灘-海雲台,會怎麼樣?”

在2004年南亞大海嘯時,這個假設性的問題在導演尹濟均腦海中成形,並且成為電影雛型。當時災難片在韓國電影中尚未成氣候,而且尹濟均也並未被視為票房導演。然而在電影籌備的五年期間,導演對此議題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從前製到後製作業都耗費極大心力。《TSUNAMI 大浩劫》將這些努力的成果化為大銀幕上令人目眩神迷的年度鉅作。

 

 

拍攝過程

有水的災難片通常都表示演員大部分拍攝時間都是全身濕透的,拍攝第一場海嘯的場景是在十月底,正好是氣溫驟降的時候。演員必須經歷艱辛的拍攝過程,不僅要承受數噸傾倒而下的水,還有大風扇在上方吹動。一場惟珍被困在電梯的驚險場景,則是在一個小於三平方米的密閉空間中拍攝。

一場拍攝度假客驚慌逃離大海浪侵襲的場景,薛景求和河智苑必須和幾百名的臨演在海雲台主要市集中心一路狂奔,薛景求因為太投入,沒意識到被他拖著走數公尺的河智苑已經失去平衡,幾度摔倒;另一場在廣安大橋上的拍攝,金仁權必須躲過無數個迎面飛來的箱子,而這些箱子都是事後以特效加上,因此實際拍攝時他只能藉由工作人員的拍掌提示來揣摩閃躲的畫面。

導演尹濟均堅持演員在電影中能使用比釜山當地人更道地的口音主角河智苑及薛景求都有專屬的語言訓練師。為了讓演出效果更好,薛將上課時的聲音全錄在mp3裡以便隨時隨地練習。也因為演員的用心及努力,《TSUNAMI 大浩劫》才能夠生動捕捉到釜山人的感情。

 

 

場景選擇

為了拍攝一個海嘯侵襲廣安大橋的主要場景,這座7000呎長、四車道的海雲台地標為配合拍攝封鎖交通。而拍攝擁擠場景如海雲台當地的主要道路、市集和棒球場,都爲拍攝作業增添了許多未知變數,不過縝密的前置作業和工作人員靈活的反應克服許多技術上的困難,也捕捉了應有的絕佳場景。

 

廣安大橋的場景-韓國最長的橋樑爲配合拍攝而封鎖

廣安大橋總長7.4公里,是韓國最長的吊橋,更是全國交通最繁忙的道路之一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要封閉大橋相當困難。攝影團隊特別選在馬拉松比賽舉辦的時間,廣安大橋因為比賽而必須短暫的封橋,而拍攝就利用比賽剩餘的時間來進行。

 

市集場景

至於市集的拍攝,則選在國定假日秋夕(中秋節),也是韓國的感恩節。市集管理處同意讓拍攝小組使用場地從午夜到隔日中午共12小時,但實際上劇本設定時間為白天所以劇組必須趕在四個小時內完成拍攝。

 

臨時搭建的水池

為了拍攝一場市集淹大水的戲,劇組必須再次發揮臨時搭建的能力。礙於沒有夠大的水池可供拍攝使用,劇組決定利用一個已經停用的泳池將一邊的牆搭建起來,並且用水上摩托車製造海浪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HISH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